全球首次发现!我院输血科成功确认一例类孟买新基因突变
2025-06-30 15:35宣传科
近日,我院输血科成功确认一例新的类孟买血型变异型,这种变异是由H1基因编码区域上931G>C突变引起,属全球首次发现。目前,该例血型基因单倍体序列已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专家审核,于2025年6月25日正式被收录至NCBI的GenBank数据库,并赋予新的等位基因序列号:PV806623。
据我院输血科介绍,该患者为一名中年女性,入院时进行常规血型检测,微柱凝集法显示其ABO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抗-A检测呈4+凝集强度,抗-B检测呈2+凝集强度,与正常O型人相比,抗体梯度差异较大,不能直接判定为O型,实验室人员根据经验加做患者抗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高度怀疑其为孟买或类孟买血型。遂进一步送患者唾液至广西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进行患者唾液分析,检出B血型物质和H血型物质。实验室意见为:该患者血型为B型类孟买,建议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经与患者沟通后,抽取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该基因检测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峰博士团队主持完成,基因测序结果如下:
基因 | 外显子 | 碱突突变 | 基因型 |
FUT1 | 4 | 35C>T,931G>C | FUT1*全新单倍体型 |
FUT1 | 4 | 551_552DelAG | FUT1*01N.06 |
FUT2 | 2 | 390C>T | FUT2*01 |
FUT2 | 2 | 418A>T | FUT2*01W.02.01 |
携带35C>T,931G>C的突变全新单倍体基因经过PolyPhen-2在线软件分析,提示931G>C突变将导致无功能H1基因出现,该突变点。而H2基因功能正常。因此,结合该患者的血型和基因型鉴定结果,最终确认为全新的等位基因单倍体型机制导致的B型类孟买血型。
图.FUT1基因4号外显子单克隆测序结果 2025年6月13日,输血科将携带c.931G>C新突变点的单倍体序列成功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2025年6月25日,NCBI人类DNA序列数据库“GenBank”已确认并公布,赋予新的序列号PV806623,该序列号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
该例类孟买基因位点新突变的发现,为Hh血型系统的研究和临床诊断架设了新的支点,不仅刷新了人们对Hh血型基因的认知,充分印证了Hh血型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Hh血型系统相关知识:类孟买血型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血型,属于Hh血型系统。类孟买血型在全球不同人群中分布差异较大,在印度孟买附近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人中约为1:7600,在欧洲白种人中约为1:100000。在中国,类孟买血型的分布频率相对较高,福建地区约为1:8000,上海约为1:40000,整体分布频率约为十几万分之一。
类孟买血型患者的红细胞表面存在极微量的A、B或H抗原,抗原表达非常弱。这种抗原的弱表达容易导致常规血型鉴定时误判为O型。患者血清中可存在抗-H抗体或抗-HI抗体,效价强时可在37°C条件下使O型红细胞凝集。类孟买血型由FUT1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酶负责红细胞上H抗原的合成。突变后,红细胞上H抗原合成减少或缺失,进而影响A、B抗原的表达。此外,FUT2基因的表达也会影响分泌液中H抗原的合成。对于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需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抗-H检测、唾液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必要时,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认FUT1和FUT2基因的突变类型。
类孟买血型的输血策略:输注同型类孟买血型是最理想的选择,但这种血型极为罕见,难以找到匹配的供血。替代输血方案:紧急抢救情况下,可选择37°C抗人球蛋白配血反应最弱的ABO同型血液进行输注,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某些情况下,经过筛选的O型血液也可以作为替代。类孟买血型的鉴定和输血管理对于临床医疗非常重要。由于其抗原表达极弱且抗体活性强,输血时需特别谨慎,以避免严重的溶血反应。此外,建立稀有血型资料库对于满足此类患者的输血需求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