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医有“普”.媒体关注丨家有叛逆“哪吒” 父母如何引导?

2025-03-10 11:04宣传科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顶着黑眼圈,行事乖张却又渴望朋友、心怀大义,其叛逆形象引发一些家长热议。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又该如何应对?近日,记者采访柳州市工人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睿,探讨应对孩子叛逆的正确方法。

叛逆“哪吒”让家长忧虑

      不少家长表示,他们在观影中十分欣赏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概,可回归现实,想到哪吒这类经常闯祸的孩子,又满心忧虑。
      市民赵女士就有这样的烦恼。她的孩子小阳(化名)在初二时也从乖孩子变成了叛逆少年,经常与“小混混”为伍。医生经过心理咨询后发现,问题源于父母给他购买的一辆高级自行车。那时,同学抢夺了他的自行车,母亲未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反而又给他买了一辆。于是,小阳认为要变“强大”才不会被欺负,他就结识了一帮爱惹事的同学,还在学校装酷。

“不听话”“叛逆”是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

      市工人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睿分析,小阳的叛逆行为是内心寂寞且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在临床心理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很大部分病例与孩子的青春叛逆、家长教育方式有关。有些家长把孩子不听安排、不好管教当作叛逆。其实,家长应思考“孩子是否必须事事顺从大人”。当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惑时,很多家长常急于给孩子提供“锦囊妙计”解决问题,却被孩子排斥。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未能及时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就让孩子按照大人的解决方法执行,结果就是适得其反。
      王睿建议,当孩子向家长倾诉“坏情绪”时,家长首先要倾听,共情孩子的感受,安抚孩子的情绪,有效倾听能让孩子舒心。其次,客观与孩子探讨应对办法,可情景演练,鼓励其勇敢面对,并承诺提供支持,还可以积极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动态。此外,应适当放手,让孩子在试错中成长,灵活调整教育方式。

家长应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

      当孩子叛逆时,家长该怎么办?市爱家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主任黄翔说:“家长应该感到欣慰,这是孩子心理逐渐成熟的标志,反映了孩子探索世界、构建自身价值观的需求。但是,不能放任自流,家长应设定合理界限,引导孩子将叛逆能量转化为成长动力。”
      她表示,叛逆行为中往往蕴含着孩子的创造力、勇气和独立思考能力,家长应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如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虽然理解哪吒调皮的性格,但也在关键节点引导哪吒遵守道德规范,让他明白力量需用在正确的地方。
      电影中,哪吒的父亲李靖忙于公务,忽略了与哪吒的情感交流,导致孩子内心孤独、焦虑。这也提醒家长们,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黄翔建议,与孩子沟通时要平等交流,以商量口吻对话,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与孩子沟通时,应专注倾听孩子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家长要给予其更多个人空间与决策权,如兴趣班、课外活动的选择等,家长可提供建议和支持。此外,家长还应树立榜样,言行一致,面对困难积极应对,助力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黄翔说。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