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故事 | 慢阻肺久治不愈?中医妙手治顽疾,患者感恩送锦旗

2024-12-25 10:27宣传科

 

一面锦旗,承载一份肯定

一份荣誉,彰显医者仁心

用服务感动患者,用医术治愈病痛

 

覃女士是一位患有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3个月前,她因受凉导致咳嗽加剧,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感到后背发凉和胸闷气憋。日常活动中,即便是爬两层楼,她也会感到气喘,这极大地限制了她的日常活动。为了寻求系统的中医治疗,她来到了柳州市工人医院中医科门诊。

 

 

接诊的曹文博医生经过详尽的病史询问及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认为覃女士的病情属于肺肾气虚为本,寒饮停肺为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曹医生首先采用“温肺化饮、解表散寒”的方法治标,经过一周的服药,覃女士的咳嗽和咳痰症状基本得到缓解,胸闷和气喘也有所改善。随后,治疗转向补益肺肾、培元固本,并结合中医科独特的疗法,如穴位贴敷和针灸,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覃女士的病情有了改善。现在,她能够轻松地爬上两层楼,脸色也变得更加红润,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让她对中医充满了感激与信任,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中医科赠送了锦旗。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被称作“肺胀”或“喘证”。其病因主要源于内外环境的失衡,内因涉及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肺、脾、肾三脏的虚弱;外因则包括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其中寒邪和燥邪尤为关键。

 

中医治疗此病以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为核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方法涵盖了中药汤剂、穴位贴敷、针灸和拔罐等,旨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