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医云课堂 | 高考志愿填报,工医心理科专家开出调适良方

2024-06-26 10:02宣传科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随着分数线陆续的公布,在熬过了高考后,考生和家长们又迎来了填报志愿的关键期。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同学们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而有些不良的心理有可能会对我们高考志愿填报产生重要的影响。今天,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王睿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高考志愿填报中,同学们常见的心理反应及如何应对。

 

01
期待与焦虑

高考结束后,同学们既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同时又充满了不安和焦虑,比如:担心自己的分数是否能够达到心仪的学校的录取线,担心自己的专业选择是否正确,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等等。

02
迷茫与困惑

有些同学不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清楚那些专业更适合自己,因此,在面对众多的学校和专业选择时,感到迷茫和困惑,影响自己的抉择。

03
冒险与保守

在填报志愿时,同学们需要在冒险和保守之间做出选择。冒险意味着选择录取分数较高、但自己有可能达不到的学校或专业,而保守则是选择自己一定能被录取的学校或专业。冒险与保守之间摇摆不定十分常见。

04
从众心理

有些同学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或学校,忽视个人兴趣和能力,最终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专业或学校。

05
侥幸心理

有些同学过分依靠运气,盲目自信,凭靠感觉选择。没有经过科学分析和判断,从而导致自己在填报志愿时出现严重失误。

 

面对这些心理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

 

王睿主任说,首先,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在填报志愿前,同学们应该对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做出更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相对合适的选择。

 

 

其次,了解学校和专业信息:同学们应该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和专业的详细信息,包括录取分数、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对学校和专业有更清晰的了解这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再次,保持冷静和理性:在填报志愿时,同学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从众心理或完美主义所影响,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偏好做出选择。

 

 

最后,寻求专业建议,合理安排时间:如果同学们对自己的志愿选择感到困惑或不确定,可以寻求专业建议,比如咨询老师、家长或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填报志愿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工作。

 

最后,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得其所愿!

 

 

临床心理科简介

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心理科成立于1995年,是柳州市首家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目前已成为全区较具规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

 

科室拥有一支精干的高素质医护队伍,有医生4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心理治疗师4名。

 

科室特色门诊有青少年心理门诊、焦虑抑郁门诊、儿童多动症门诊、失眠门诊,我们郑重地向病人承诺,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标准化诊断、规范化治疗的目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我科在总院及鱼峰山院区均设有门诊。

 

联系电话:

总院:0772-2631582

鱼峰山院区:

0772-3817069  18589983551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