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为生命赋能 | 从四肢瘫痪到马拉松健将,柳工医助力男子成功“逆袭”
2025-04-03 11:51宣传科
康复为生命赋能
“这是我的马拉松奖牌,送给你们,这里面也有你们的功劳!”3月30日,王先生带着鲜花和一枚马拉松完赛奖牌来到柳州市工人医院康复医学科,感谢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康复指导,让他从一名几近瘫痪的患者,“逆袭”成了一名马拉松健将。
3月30日,王先生到康复医学科感谢医务人员
事情还得从2022年2月说起,当时王先生突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生命垂危,被送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万幸的是,经医务人员全力救治,王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后经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等科室救治,病情进一步好转。不过由于病情影响,他的四肢几近瘫痪,日常的生理机能也受到极大挑战。
转入康复医学科后,该科医、护、技团队迅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涵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多个方面。康复医学科团队凭借专业的技能和耐心的照护,帮助他一步步克服困难,努力恢复身体机能,实现了“躺着入院,走着出院” 蜕变。
2022年4月,王先生出院后专程回院送锦旗
出院后王先生并未停止与病魔斗争,严格遵循出院后远程康复指导和线上咨询,始终坚持康复训练,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身体机能得到极大恢复。
王先生是一名长跑爱好者,随着身体状况不断好转,他也逐渐开始恢复长跑锻炼,从刚开始只能跑几百米,到一口气跑几公里,他用顽强毅力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和最好成绩。
今年3月23日,王先生参加来宾市半程马拉松赛最终成功完成5公里赛道,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奖牌。这枚奖牌,不仅承载着他的汗水与拼搏,也见证了他的重生。
仅过了一周,3月30日,王先生又来到柳州参加马拉松比赛,对他来说,这既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还愿之旅:2022年的3月30日,正是他从柳州市工人医院康复出院的日子,他要再次回到医院感谢曾经帮助过他的医务人员。
这次,王先生顺利跑完了8公里的健康跑。完赛后,王先生便马不停蹄来到医院康复医学科,将自己参加来宾马拉松的完赛奖牌赠送给医务人员。他激动地说,没有医院各科室的通力配合精心救治,没有康复医学科的专业康复训练和鼓励支持,就没有他如今挑战马拉松的勇气。从当年躺着入院,到走着出院,再到如今一周内成功挑战两场马拉松,三年时间变化如此之大,简直是奇迹!这枚奖牌不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康复医学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
3月30日,王先生参加柳马完赛后留影
“我们也为他感到骄傲!”王先生的主管医师、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江杨洋博士感慨地说,看到患者能够重新拥抱生活,甚至挑战马拉松这样的极限赛事,我们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这也正体现康复医学的价值,康复为生命赋能!
王先生送给康复医学科的马拉松完赛奖牌
据悉,这枚闪耀的奖牌现已被陈列在医院康复医学科患者宣教区,将激励更多患者相信"生命有无限可能"。王先生的励志故事诠释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力量,也见证了医者仁心与患者信念共同书写的生命篇章。
柳州市工人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2年,是区内成立较早的专科之一,目前是柳州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健康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研究推广单位、《广西康复医学教育及创新发展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柳州市体医融合》指导服务中心。
康复医学科拥有优秀的专业技术团队,共医护技人员48人,其中康复专业博士1人,硕士7名,副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治疗师1人,副主任护师3人;多人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
科室采取“Team Work”的工作方式制定标准化的康复流程以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康复技术进行综合性康复诊疗工作。现有脑病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与关节康复、疼痛康复4个临床亚专科, 对相关亚专科的疑难病种较高诊治能力,每年各亚专科均开展新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在开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吞咽障碍治疗、作业治疗以及传统康复治疗等基础上,增加新设备开展新技术,引进经颅磁刺激仪、虚拟情景互动与运动训练系统、生物刺激反馈仪、天轨悬吊康复训练系统等多种高新设备,引入的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技术、医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并形成我科特色技术。
康复医学科住院部:鱼峰山院区3号楼4楼。
康复医学科门诊:鱼峰山院区门诊内科29诊室;西院门诊1楼9诊室。